2023年10月,由中國農業農村部與東盟秘書處聯合主辦的中國-東盟農業機械化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廣西南寧順利召開。本次會議以“深化農業機械化合作,促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”為主題,吸引了來自中國和東盟各國的政府官員、農業科研機構專家、企業代表及國際組織代表共200余人參與。會議旨在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農業機械化領域的政策對話、技術交流與試驗發展合作,助力區域農業現代化進程。
在開幕式上,中國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指出,農業機械化是保障糧食安全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關鍵支撐。近年來,中國在農業機械研發、智能裝備應用和綠色技術推廣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,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,與東盟國家分享經驗,共同探索適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特點的農業機械化解決方案。東盟代表對此表示高度認同,強調東盟國家正面臨農業勞動力短缺、氣候變化影響等挑戰,亟需通過機械化提升農業韌性。
研討會期間,與會專家圍繞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展開深入討論。分會場議題包括智能農業機械創新、精準農業技術應用、農機社會化服務模式以及農業機械化政策支持等。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展示了最新研發的無人駕駛拖拉機、節水灌溉設備和收獲機械,這些技術已在廣西、云南等地進行試驗,并初步驗證了其在高濕高熱環境下的適用性。東盟國家代表分享了本國在稻米、棕櫚等作物機械化方面的實踐案例,例如泰國的小型收割機推廣和越南的無人機植保應用,引發了廣泛興趣。
會議特別設置了試驗發展合作環節,中國與東盟各國就聯合建立農業機械化示范園區、開展人才培訓項目以及共享數據資源達成多項共識。廣西作為中國—東盟合作的前沿,將發揮區位優勢,推動建立跨境農機試驗基地,助力區域農業科技一體化。與會者一致認為,加強農業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的協同創新,是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、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。
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,不僅深化了中國與東盟在農業機械化領域的互信與合作,還為未來共同實施具體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。各方約定將建立定期交流機制,持續推動農業機械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,為區域農業繁榮注入新動力。